交大主页 | English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做追逐梦想的雏雁,当砥砺前行的勇者——记2021年“竢实扬华”奖章获得者曾元辰

来源:   发布者:     日期:2021/12/27 16:57:08   点击数:  

实验室全体研究生:

    在2021年度全校“竢实扬华奖章”评选中,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曾元辰同学被授予学生个人最高荣誉——“竢实扬华奖章”。曾元辰同学潜心研究,科研成绩突出,全面发展,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此附上相关事迹材料,号召实验室全体研究生向曾元辰同学学习,向优秀学习。

 

做追逐梦想的雏雁,当砥砺前行的勇者

——记2021年“竢实扬华”奖章获得者曾元辰

他是一名“铁路迷”,如今是一名“铁路人”。

他曾经是追逐梦想的雏雁,更是砥砺前行的勇者。

他是曾元辰,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卫华教授, 2021年获学校最高荣誉称号“竢实扬华奖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翻开优秀背后的故事。

 

上“车”追梦

爱好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往往像一粒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可并非所有种子都能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记不清从几岁开始,火车玩具成了小小的曾元辰最初的玩伴。后来,当第一次看到这个与手里的玩具一样、却能“吞云吐雾”不断前进的庞然大物时,他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好奇。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开始热衷于看火车、收藏火车票、记忆铁路线路和火车型号。慢慢的,从家乡的三等小站到大型的铁路枢纽,从摇摇晃晃的绿皮车到世界领先的复兴号,他开始熟知全国各地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星罗棋布的车站和各式各样的机车车辆动车组。小小的曾元辰成为了家人和朋友眼中不折不扣的“铁路迷”。

正当他沉浸在铁路的独特魅力之时,发生在所生活小城的一起旅客列车脱轨相撞事故让15岁的他意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不再简单沉浸在铁路带来的乐趣中,而是开始懵懂地思考铁路潜在的安全风险是什么、如何使铁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这些问题深埋于曾元辰心中,成为他立志奉献于中国铁路发展的种子,并伴随他的成长逐渐生根、发芽。他逐渐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该为了自己的爱好做些什么。

 

 

曾元辰探访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旧址

启程“逐梦”

2016年,曾元辰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为了追逐自己的铁路梦想,他选择保研至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师从首个铁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卫华教授,随后又选择通过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在他心目中,交大一直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最强学府。

初入交大,课余对铁路相关知识的积累让他跃跃欲试,希望快速启动自己的“学术列车”。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想要一鸣惊人时,硕士第一年论文的零产出给了他“当头一棒”。他开始在研究方向上犹豫不决,科研瓶颈也迟迟未能突破。现实与期望的落差曾让曾元辰感到迷茫。有一天,导师让他对一篇论文进行学习,但他出于急躁只是粗略地看了看便去找导师讨论,而张老师则告诉他,自己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细读论文后才与他讨论。这时的他恍然大悟:要在科学研究上有所作为,靠的不仅是热爱,更是长久的耐心和坚持。

“面对暂时让人束手无策的难题,也要努力做问题的主人,而不是被问题主宰”。在导师的指导和教诲下,曾元辰决心调整心态,一方面提前修读了硕博连读所有课程,以92.62分的平均成绩排名专业第1;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课题组十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多项科技部和国铁集团重大课题。回顾过往,他认为这些经历对他夯实基础、开拓眼界、提高综合素质大有裨益,促使他更稳健地开启了“学术列车”。

曾元辰与导师张卫华教授在车辆系统动力学国际会议(IAVSD2017)上合影

动力“筑梦”

出于对铁路运输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托导师团队的坚实科研实力,在轮轨动力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学科交叉中,曾元辰选择了轮对健康管理与运维决策作为研究方向,目标是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安全性。在硕博连读期间,他得到了张卫华教授团队、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李自力教授团队的悉心指导。围绕这个主题,曾元辰硕博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包括5篇为JCR一区)、 EI论文3篇、核心论文2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为研究团队贡献了多项科研成果。

奔赴“远方的梦”

作为一名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的博士生,曾元辰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参与了动车组轮对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试验验证。自2019年以来,该研究成果陆续应用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各型号所有高速动车组列车,并推广至广铁集团、成都局集团、中车长客股份等多家单位,有效改善了轮对服役可靠性,显著降低了轮对综合检修成本,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经济效益。在从学术研究到工程应用的转化过程中,曾元辰实现了从“铁路迷”到“铁路人”的蜕变。而在被问及“如何看待个人兴趣与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时,他说两者能统一固然是好的,如若不能也不必强求。在曾元辰看来,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科研课题感到“兴奋”。这并非是强迫自己喜欢上自己的研究,而是在构思自己研究课题时充分调研国内外现状,发现研究空缺或薄弱环节,进而形成自己的规划和目标,找到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换言之,论文中的背景、目标、意义不应该是空话套话,而应该是具体的、实践的,应该是来源于自己的阅读、调研、理解和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特色和创新点,进而充满动力和干劲。

“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我想成为一名医生”……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年少时的梦想?而曾元辰,20多年,从未忘记自己“铁路迷”的梦想和“铁路人”的使命。从最初的热爱,到成长过程中的坚持,面对人生的下一段旅程,他已做好了规划和准备,将继续肩负时代责任砥砺奋进,以昂扬姿态奔赴远方!

曾元辰参加荷兰铁路状态检测试验

附:曾元辰个人简历

1.      基本信息

班级:牵引2018级博士班

导师:张卫华 教授

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2.      荣誉及获奖情况:

2021年11月,获西南交通大学“竢实扬华”奖章;

2021年09月,获西南交通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

2020年12月,获国家奖学金;

2020年12月,获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

3.      论文、专利、著作情况:

(1)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3篇:其中5篇SCI/A++/一区,1篇SCI/A++/二区,

2篇SCI/A/三区,1篇EI/A+,2篇EI/会议论文,2篇中文核心/B;

(2)第二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篇:EI;

(3)第三作者发表论文1篇:SCI/A++/二区;

(4)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1项:发明专利(已授权);

(5)第四发明人申请专利1项:发明专利(已授权)。

4.      以学生身份参与课题情况:

(1)学生身份主持1项:D类(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创新基金);

(2)学生第一主研4项:其中1项A类(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创新项目),3项D类(其他项目);

(3)学生参研3项:均为A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创新项目)。